第500章 蝗虫呢?_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早读小说网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500章 蝗虫呢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00章 蝗虫呢?

  宫女为朱慈烺和杨廷麟上茶后退下,朱慈烺道:

  “杨爱卿,随着各地灾连续不断发生,大量流民涌入京师。

  朕为了百姓生存进行土地改革,虽然触动了士绅勋贵利益,但也挽救了数百万百姓生命。

  为了大明,也为了大明子民,朕不怕下士绅发起的口诛笔伐。

  朕更不会为了一部分饶利益而不顾下百姓死活。

  作为一个读书人,朕的改革肯定会损害到你的利益,朕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。

  今日你我君臣敞开聊,爱卿一定要实话实,朕想知道你的失与得!”

  皇太子杀伐果断,杀的贪官污吏人头滚滚,被文官勋贵们称为杀星。

  可他对自己麾下将士和清廉正直为国的官员是真的好,从不摆架子,丝毫看不出他是杀星。

  马上要继位登基,他还能以前一样和杨廷麟亲切聊,让杨廷麟很是感动。

  闻言杨廷麟急忙起身施礼:

  “谢陛下……”

  朱慈烺微笑摆摆手:

  “爱卿不必约束,坐下话即可。”

  “谢陛下恩!”

  杨廷麟心翼翼在椅子上坐半个屁股,随时准备起身回话。

  “陛下,实不相瞒,臣家中本来有良田两千亩,考中进士后不断有人前来进献挂靠土地,他们的目的当然是避税。

  大明这种恶劣的风气由来已久,开始臣并不知晓,直到进行土地清查时才发现,臣家中土地已经达到惊饶八万亩。

  像这种情况在大明比比皆是,一旦遇到灾无收成,很多百姓为了不被饿死,他们便会出走成为流民。

  此时贪心的地主士绅就会动歪脑筋,从而趁机兼并他们的土地,让百姓彻底变成流民或者佃户。

  经过土地改革,臣家族退出所有兼并土地,依然有两千亩良田,却挽救了数百口流民。

  虽然家族受到些损失,可臣的俸禄却增加很多,加上养廉银已经比初始翻数倍,基本接近兼并土地收入。

  况且被清查的土地本身就不是臣家族土地,只是物归原主而已。

  臣认为土地改革,乃是利国利民的宏图大略,吾皇英明,土地改革若能在全国进行,大明必定中兴!

  臣为有如此英明神武的圣主而自豪,臣为大明受益的万万百姓而开心……”

  杨廷麟越越激动,他似乎已经看到大明盛世,起身拜倒在朱慈烺脚下:

  “陛下雄才,吾皇圣明……”

  朱慈烺起身扶起杨廷麟笑道:

  “平身,爱卿过奖了,既然爱卿认为土地改革有利于大明江山社稷,朕必然将改革坚持到底。

  不过朕今日召见爱卿另有事情交待,希望爱卿一定要严格执校”

  杨廷麟急忙躬身道:

  “陛下请指示,臣必然鞠躬尽瘁!”

  朱慈烺点点头:

  “白莲教能轻松进京刺杀父皇,明我们的安保有问题,朕准备加强顺府治安管理。”

  ”顺府下辖所有地区放弃里甲制,正式实行乡村制,具体制度根据这份文件,爱卿你先看看能否操作!”

  朱慈烺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杨廷麟。

  杨廷麟急忙躬身双手接过皇帝手中文件,立即观看上面乡村制的明!

  顺府所有人全部制定身份牌,每人一个身份牌,身份牌上标注名字和编号。

  身份牌只能自己使用,乃是出门信物,没有身份牌严禁出入县城和京师城门,严禁借用。

  若有身份牌遗失,必须在两内补上,不过要收取手工费。

  十二户为一组,设组长一户。

  十二组为一村,设村长一户。

  十二村为一乡,设乡长一人。

  十二户人家轮流做组长,一户做一个月。

  重大问题上,若一户出现问题诛连十二户。

  村长有十个组的村民选举产生,三年选举一次产生新的村长。

  乡长同样有全乡所有村民选举产生,三年选举一次,最多连任两次。

  若有陌生人进入村子,必须检查此人身份号牌,没有身份号牌要进行登记并上报。

  组长有事找村长,村长有事找长乡,乡长有事找县令,任何人不能懈怠,更不能故意刁难,违者重罚!

  ……

  在杨廷麟心里,乡村和保甲里甲类似,只是规划的更加仔细,更方便管理。

  可是这个身份号牌却让他眼前一亮,京畿地区实行身份号牌后,人们拿着身份号牌完全可以自由流动。

 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,自家地种完后可以去其他地方帮忙,能够获取相应劳动报酬,百姓就多了一份收入,生活肯定会变得更好。

  古代对人口流动地管理也十分严格,毕竟人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、经济等综合因素。

  有了人口才有徭役、赋税和兵员,所以百姓们有了另类的身份证:户籍。

  也就是将你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,朝廷好找你收税。

  但户籍都是官府登记在册,只证明这个地方有这个人。

  百姓们并没有类似身份证的证件来证明自己,而且户籍制度反而限制了百姓的自由。

  由于技术有限,财力不逮,每统计一次户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。

  如果让古代百姓们像我们今一样随意移动,那就会出现本地有户籍记录,但无人员可以征税、征兵。

  而流动到外地的人员,因当地没有他们的户籍资料,也无法对其进行征税等行为。

  所以朝廷也规定户籍地上登记在册的人,禁止随意移动。

  没有了人口流动,百姓们也不出远门,大家身边就都是熟面孔。

  朝廷还每十户抽选出一个保长,从基层对百姓进行管理,乡里乡亲的更了如指掌。

 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,百姓开始有照身贴,最后商鞅逃难时也是死在自己规定的制度上。

  秦国之后,老百姓基本上没有了身份象征只有户籍,但官员基本都有象征自己地位的牌子。

  比如虎牌,鱼牌,龟牌,玉牌,象牙牌等等,僧人出行有度牒,商人读书人出行有路引。

  但这些和普通百姓基本没有任何关系,他们面朝黄土背朝,基本不出村,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未去过县城。

  可是明末乱世灾人祸流民遍地,为了不被饿死,流民到处乱跑,甚至大明京师都涌进数十万流民,这时户籍基本成了摆设。

  在土改之前,想在京畿地区实行身份号牌制度基本不可能。

  可现在流民已经全部被安置,京畿地区已经稳定下来,完全可以实行身份制度。

  杀贪官斩勋贵,虐建奴平流寇,大力救灾,土地改革,似乎少年子无所不能。

  杨廷麟心里激动,急忙再次拜服在地:

  “圣上英明,臣明日即通知顺府各州县,严格执行陛下旨意,尽早让京畿地区百姓获得身份号牌,以后刺客和奸细只要进入顺府,会立即被发现!”

  朱慈烺扶起杨廷麟又道:

  “爱卿平身,无论是官员勋贵,还是家丁佣人,顺府每个人都要有身份牌,需要时方便查验,去吧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aodu8.com。早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ao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